2025 0401 《當下的力量》可學習:魔鬼之樂 Devil’s Play
開啟閱讀的契機
內心苦悶,渴望解脫。
為了尋求答案,我翻開了這本書,並請宇宙指引我能學習到什麼。抽出的塔羅牌是【魔鬼之樂 Devil’s Play】,這是一種奇妙的體驗。
我是在閱讀完整本書後才進行塔羅抽牌,而「魔鬼之樂」這張牌的訊息與書的核心概念不謀而合 ~ 臨在與慶祝當下。提醒我,當我們真正活在當下,便能透過歡笑驅散恐懼與悲傷,擁抱生命的喜悅,表達對生命以及辛勤努力的欣喜,而不被時間的枷鎖困住。
關於《當下的力量》
《當下的力量》的作者艾克哈特•托勒(Eckhart Tolle)於1948年出生於德國,成長於充滿衝突的家庭,導致他年幼時便渴望逃離這個世界。父母離異後,他與父親搬到西班牙,後來又獨自前往英國,這段經歷使他不容易受特定文化的制約。
他15歲時接觸到德國神祕學家 Bo Yin Ra 的書,這些書開啟了他的心靈探索旅程。然而,即使在倫敦大學以優異成績畢業,並獲得劍橋大學博士獎學金,他仍然深陷焦慮與痛苦之中。
29歲時,他在極端恐懼與崩潰邊緣醒來。當時,他的腦海裡不斷迴盪著:「我活不下去了!我再也受不了自己了!」這場內在對話讓他突然意識到,這個「自己」究竟是誰?誰在受不了誰?
這樣的沮喪,強烈到幾乎要淹沒他活下去的欲望。一直以來感受到的恐懼、焦慮及沉重的沮喪,周遭環境他覺疏離、充滿敵意、沒有意義,
這問題與情況引領他進入所謂的"能量的漩渦",然後再進入了奇妙的內在平靜,持續處於深沉的平安與至喜之中,於是開啟了一段全新的生命旅程。
陸續讀了《新約聖經》、印度的《薄伽梵歌》、中國的《道德經》、佛教典籍,以及克里希納穆提和拉瑪那‧馬哈希的作品,才知道發生在自己身上的不可思議的事情是如何,因此寫下了這本書。
作者被《紐約時報》稱「全美最受歡迎的心靈導師與作家」。
核心思想:臨在與開悟
書的第一章便直指核心:「開悟」不應是刻意追求的,而是自然發生的狀態。
我們的痛苦,並非來自「未開悟」,而是來自我們無法接受本然,讓心智掌控我們,使我們不斷活在恐懼與痛苦中。
擺脫痛苦的方法:
- 臨在當下:
- 保持警覺,觀察心智的動靜,察覺自己的思維與情緒。
- 不評判、不分析,只是純粹地「覺察」。
- 時間的幻象:
- 「沒有事發生在過去,一切只發生在當下。」
- 「未來只是心智的投射。」
- 「人活在世上,就是為了經歷深刻的內在轉化。」
- 臣服與愛:
- 真正的愛,是無對立的,是一種與萬物合一的狀態。
- 當我們停止評判、接納本然,便能為愛、喜悅與內在平安騰出空間。
- 臣服並非認命,而是停止內在抗拒,在順流中保持警覺與行動。
「人,多數的痛苦是不必要的,是自己創造出來的,是人任由自己被心智擺佈的結果」,所以我們要學習如何與痛苦共處。
因「受到時間制約的痛苦,應該要深入當下,別在心智中追尋自我,要終結時間的幻相。」
作者告訴我們「默觀的臨在 the witnessing presence」的現前:
1、保持臨在
2、隨時觀照心智的動靜
3、觀察思維、情緒
4、留意因某些狀況或某些人而做出的反應
5、面對各種狀況的反應
5、留意因將注意力放在過去或未來的頻率
6、別做評斷或分析
作者在第八章說明『開悟的關係』,並表述真正的救贖之狀態是什麼,而心經也說道「心無罣礙,無罣礙故。」,太上清淨經裡也提到「人心好靜,而慾牽之,常能遣其慾,而心自靜。」
所謂的放下,所謂的冥想、靜心,在這些論述裡讓人明白,其實萬佛是朝宗的,只是因歷史、文化、民族性,因此發展各自的宗教體系,可若追本溯源,本源與目標及理想,都是同一顆碩大、閃亮又耀眼的鑽石心。
最後作者說,「愛,能把人從揮之不去的恐懼、匱乏和不完整感受中解放出來,而真正的愛是不存在對立面的,是本體的一種狀態,是深藏於內心。」
「接納本然,不再評斷一切,就從心智中解脫,為愛、喜悅、內在平安騰出空間。」
「神,是什麼?即是所有生命形式之下的永恆至一生命」
「愛,是什麼?即是感受到這至一生命在你和萬物內在深處的臨在。」
「所有的愛,都是神的愛,不會挑選照耀的對象,不具排他性,不會獨厚某人。」
講完了愛,再講寬恕,「寬恕當下比寬恕過去重要」。
「寬恕,是認清了過去的虛妄不實 insubstantiality,並允許當下此刻如其所是。」
最後一章,作者寫了『臣服的意義』,「接納當下,從心智能量到靈性能量,在人際關係中臣服,將疾病轉化爲開悟,將苦難轉化爲平安。」
因為,「在生命之流裡,經驗的唯一時刻就是當下,無條件、無保留地接受當下這一刻,停止對本然的內在抗拒。」
書中的智慧,照見自身困境
我花了十天苦讀這本書,每一章都做下筆記,每一頁都是一次內在的對話。
「如何愛?」
這個問題,對許多人而言是本能,對我而言卻是障礙。
我像是仙人掌,帶刺防衛;像是河豚,遇危險便膨脹;像是臭鼬,不開心時便釋放「臭氣」,讓周圍的人也不開心,最後陷入愧疚與痛苦的循環。
前言寫道:「這是一本不能用大腦讀的書。」
但我發現,不用大腦讀,我看不懂;用大腦讀,還是有很多不懂。
或許,這本書應該成為我的床頭書,讀一遍、兩遍、甚至十遍,直到真正體悟開悟的奧秘,學會愛、學會寬恕,學會放下。
塔羅的第二次指引:大師 Master
當我向宇宙請求另一個指引,詢問如何面對人生的低潮,我抽到的塔羅牌是 「大師」(Master)。
它提醒我:
- 尋找資源,不要獨自苦撐。
- 該花的錢不要省,該請教的就要謙虛請教。
- 補足知識、技能、心態與勇氣,必要時尋求外援。
最終,事情的發展是否順利、平安、圓滿,才是我們應該關注的終極目標。
結語:當下,就是鑰匙
「人選擇失調、衝突與痛苦,純粹是因為當下的臨在不足。」
當我們無法活在當下,過去的陰影便會持續影響我們。
「一個人必須意識清明並願意臣服,才能真正寬恕。」
「臣服於事物的本然,全然臨於當下,過去就失去了影響你的力量。」
「你的臨在,就是關鍵;當下,就是鑰匙。」
願我能時常保持臨在,走向愛與寬恕的道路。
#DreamCatcher
#Alyson
#Tarot
#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
#一切發生都是有利於我
#魔鬼之樂
#大師
#Balance
#當下的力量
#臨在
#受苦之身